发布时间:2022-10-06 | 编辑: | 文章来源:
我出生在西双版纳,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边陲小镇。这里是北回归线上不可多得的绿洲,也是承载着我无数牵挂的故乡乐土。
西双版纳,古傣语为“勐巴拉那西”,意思是“理想而神奇的乐土”。版纳并不大,骑上共享单车,不出一天便能走遍这里的大街小巷。但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,都有着独属于版纳的热爱。《空谷幽兰》的作者比尔·波特曾经这样形容西双版纳:“这个名字很顺嘴,让我想起了一种朗姆酒和果汁的混合饮料,装在椰子壳里。”给了版纳一个洋气的形容。
在我儿时的记忆中,版纳是一个发展稍显落后的边境小城,它多彩、旖旎、原生态。我曾肆意奔跑于澜沧江岸的堤坝放风筝;也曾在野象谷中观察象群迁徙;我曾穿行于城市中星罗棋布的庙宇,听清晨诵经,靡靡梵音;也曾在泼水节时在广场放孔明灯祈福,看万家灯火,星光灿烂。但是,那时的版纳,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城,城市发展尚不完善,世人对它最多的印象或许还是几十年前“知青下乡”在版纳垦荒建设的历史。我虽然对这片土地有如此的热爱,却也希望它能变得再好,再好一些。小时候的我总会幻想,若是有一天,版纳也能变成一个国际化的都市,有四通八达的飞机和高铁,生活水平蒸蒸日上;当我介绍起我的家乡时,能够自豪地说出,“我来自西双版纳,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。”
转眼十年,好像弹指一挥间。我在这里生长,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前往异乡求学,但也依然见证着这里的点滴变化。在外求学近五年,我对故乡的印象除了儿时的回忆,更多的就是和家人通话时,三言两语的家常中所能捕捉到的新变化。“家旁边又新建起了几座高楼”“江上又架了几座桥”“通向国外的高铁终于建成”,带着对家乡的想念,我试图在家人的描绘中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。直到重新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,我才猛然发现,孩童时期那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幻想,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。
如今的版纳,仿佛褪去了十年前的青涩与稚嫩,变得更加成熟和包容。这里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旅行圣地,是大家趋之若鹜的宜居城市。雨林中的野象用自己的迁徙故事向世界讲述着“象往的生活”;乘着游轮顺江而行,澜沧江两岸华灯绚丽;江畔的星光夜市人声鼎沸,灯光璀璨。非遗文化的传承正在被更多人重视,民族的正在变成世界的。特产的水果与咖啡销往世界,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安康。
作家毛国聪曾说:“在西双版纳,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委身大地,只有欲望在天空漂泊。”十年光阴,让西双版纳发生沧桑巨变,却也让我与心中的故乡渐行渐远。但他乡不会成故乡,故乡也不会是回不去的远方。
中共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2008-2009 All righs reserved.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:100083 邮箱 Email:zzb@ustb.edu.cn